文 / 杨雨蒙

洛杉矶奥运会,要在好莱坞星光大道跑百米?

编 / 王帅

半年过去了,巴黎奥运会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上升。

一届把整座巴黎城当作背景板的奥运会,让无数人感叹「奥运还能这样办」。那些最初被外界质疑为不切实际的设想,展现出来显著的可行性,还有超出预期的影响力,一遍遍地刷新着大众认知。

图源:Paris 2024

早在2023年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奥运前视察巴黎时就指出:

巴黎奥运会将是历史的转折点。

如今,这一转折的影响正愈发深远。

把田径赛事,搬出体育场?

前不久,

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Sebastian Coe)确认,世界田联正与洛杉矶奥组委紧密合作,研究将部分田径赛事搬出传统体育场的可行性。

事实上,洛杉矶奥组委多年来一直在敦促世界田联考虑「体育场外」的概念。

他们主张以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承载奥运田径赛事,从而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并提升观众的参与感。

但国际田联却一直反对在奥运会主体育场外举办比赛,其理由也颇为合理——奥运主场馆通常拥有8万余个座位,如果把撑杆跳、跳远或铅球等项目搬到更小、更私密的场地,那么对运动员们来说,一生或许只有一次的精彩时刻就会被淡化。

不过,在近期的公开发言中,塞巴斯蒂安却表示,

「我喜欢这个想法,因为它把我们的运动带到了人们身边,我们应该勇敢。」

著名的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图源:洛杉矶奥运会官网

但实际上,这份勇敢却源于现实层面的限制。

原定作为奥运主场馆的洛杉矶纪念体育场于2019年耗资3.15亿美元完成了翻新,升级了豪华包厢和套房,其座位容量下调至77500个——也就是说,

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目前作为南加州大学特洛伊人橄榄球队的主场,当下并没有容纳标准田径跑道的地面空间供田径比赛使用,这使得洛杉矶奥组委不得不另寻解决方案。

在今年年中,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曾提出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计划,在现有场地基础上加建一层约11英尺的新地板,碗形的场馆结构使其能有足够空间铺设跑道,以此能够举办奥运田径比赛。

然而,

这一方案的实施不仅在技术上复杂且昂贵,更可能与奥运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

洛杉矶纪念体育场改造概念图 图源:洛杉矶时报

当然,洛杉矶还拥有众多体育场馆可供选择。但就目前来看,通过城市空间的重新配置实现田径赛事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或许会成为国际田联和洛杉矶奥组委解决场地问题的新解法。

其实,将原本小众的赛事带入地标性的城市空间,已然成为当下的新趋势。

田径赛事,正在「出圈」

奥运比赛抛弃传统体育场举办不是新鲜事。

这一趋势源于奥运历史上,赛事与城市景观不断融合的积累与创新尝试。

早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便诞生了一项经典案例。

该届跳水比赛在蒙锥克奥林匹克跳水池(Piscina Municipal de Montjuïc)举行,其坐落于山坡之上,能够俯瞰巴塞罗那的城市天际线和海港风光。

蓝天与建筑交织的背景,与运动员的优美动作相得益彰,不仅让赛事本身更加赏心悦目,也通过视觉传递将巴塞罗那的城市形象深植于全球观众的记忆中。

伏明霞等中国跳水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成为国人的经典记忆

在此之后,

奥运创新的尝试并未止步于视觉效果,而是逐渐延伸到场馆建设与赛事形式的核心理念之中。

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在场馆设计方面更是大胆突破,采用可拆卸和可回收的结构设计,不仅有效降低了赛事对环境的影响,还让城市赛后利用这些设施变得更加灵活。这种模式展现了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也为赛事主办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近年来,这种让赛事融入城市景观的思路愈加成熟。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也为这一领域增添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案例。

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苏翊鸣等运动员们的飞跃背景是首钢园区高耸入云的冷却塔和烟囱。历史与现代、工业与体育在此交汇,传递出中国对于可持续奥运和文化传承的独特理解。

图源:New York Times

直到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体育融入城市」这一理念更是应用到了全新层面。

开幕式被移至塞纳河上举行,打破了传统体育场内的局限;比赛期间,滑板、三篮、霹雳舞等比赛的赛场设置在协和广场,沙滩排球比赛则在埃菲尔铁塔前展开,击剑赛事选择了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大皇宫……

这些尝试不仅提供了令人惊叹的视觉冲击,更赋予了每个场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创造出难以复制的影响力。

现如今,洛杉矶将田径比赛带出传统赛场的构想,也已经有了许多实际的操作经验。

先不论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项目早已在城市街道上广泛开展,成为大众化与全民参与的标志性项目。

近年来,更多传统的田径比赛尝试在在街头、商圈甚至公园等开放空间中进行,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

比利时布鲁塞尔就曾在大广场举行过铅球比赛,以始建于12实际的历史建筑群为背景,为田径比赛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瑞士苏黎世更是曾在其市中心的六彩广场举行过钻石联赛的决赛,其中包括铅球、5000米、跳高、撑杆跳等六项运动的顶级运动员在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前完成了自己的表演。

这一切都在为洛杉矶奥运会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

但奥运会的量级,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图源:Weltklasse Zürich - Diamond League

搬出体育场的田径赛,「危」与「机」并存

将田径赛事搬出传统体育场,毫无疑问是在与风险进行博弈。

首先,田径比赛的空间需求远高于沙滩排球或霹雳舞等小型赛事。

田径项目需要更为宽阔和复杂的场地,这意味着主办城市必须对街道、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大规模调整。

从交通封闭到设施改造,每一步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规划和管理。一旦协调不力,组委会势必会陷入舆论的漩涡。

同时,技术层面的考验同样不容忽视。

在传统体育场内,赛道材质、风速、计时设备等要素早已被标准化处理。而在开放的城市空间中,场地的不可控因素增加,比赛的公平性也会遭受冲击。

前文提到的在苏黎世的钻石联赛决赛中,临时搭建的非标准化563米跑道就因为急转弯和场地起伏不平,让许多选手陷入困境,这一案例正凸显了临时赛场在技术适配上的挑战。

尽管可能存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设施和设备能提供解决方案,但

如何保证持续近半个月的比赛质量和标准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

开放场地的田径比赛也涉及到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启了奥运TOP赞助商的先例,扭转了前几届奥运会巨额亏损的局面,奠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商业化模式。

在开放场地赛事中,品牌露出成为了一项复杂的议题。

传统的广告牌或视觉展示形式可能因地标保护、空间限制等问题受限。同时,原有公共空间的建筑、广告展示也有可能干扰赛事的商业权益,成为「擦边营销」的培养皿。

图源:洛杉矶奥运会官网

但同样,这些挑战背后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机遇。

作为美国西海岸的标志性城市,洛杉矶拥有丰富的城市地标和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从好莱坞山到格里菲斯天文台,从圣塔莫尼卡海滩到市中心的文化区,这些都是适合举办开放式田径赛事的场地。

运动员的每一次跨越和冲刺,将不再只是单纯的竞技数据,而是与城市文化记忆交织的动人画面。

想象一下,撑杆跳名将杜普兰蒂斯在好莱坞标志前完成飞跃,百米飞人大战在星光大道上冲线……一系列瞬间,会立刻成为全球传播的视觉焦点。

洛杉矶经典的好莱坞标识 图源:New York Times

四十年前,洛杉矶奥运会周期推进的改革,拯救了现代奥林匹克的命运。如今,当奥运会吸引力再次面临挑战,当它即将再度回归洛杉矶,这片土地还会再一次推动这项赛事的伟大变革吗?

一切答案,都将在四年后揭晓。